你的位置:股票配资炒股平台_股票网炒股配资开户_配资炒股网股票 > 配资炒股网股票 >

股票可以带杠杆吗 转债估值破位,关注高评级转债胜率

股票可以带杠杆吗 转债估值破位,关注高评级转债胜率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股票可以带杠杆吗

关注我们

]article_adlist-->

2025

作者:孙彬彬/隋修平/李浩时(联系人)

重要提示

本微信号推送的内容仅面向财通证券客户中符合《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规定的专业投资者。本微信号建设受限于难以设置访问权限,为避免不当使用所载内容可能带来的风险,若您并非专业投资者,请勿订阅、转载或使用本微信号的信息。

摘 要

转债估值破位,隐波下行+长债利率上行为主要原因。截至2025年3月21日,转债市场百元溢价率跌破24%至23.62%,为春节后首次。从转债估值拆分来看,相比本轮转债估值高点2月25日,隐含波动率中位数从31.46%下降至27.74%,对百元溢价率的压制在1.8pct左右;转债债底受长端利率下行影响从105.02元下跌至104.72元,对百元溢价率压制在0.3pct左右。

横向来看,偏股转债估值下行幅度高于偏债转债。截至2025年3月21日,转债市场偏股转债转股溢价率中位数4.64%,较2025年高点下跌超6pct;相比之下偏债转债纯债溢价率中位数7.17%,较春节以来高点跌1.91pct。除了权益市场预期调整外,强赎预期提升也是推动偏股转债估值下行的主要因素。2025年3月19日负转股溢价率转债达到25只,至3月21日共有14只转债处于强赎状态,均为2025年以来最高水平。

临近年报期,质量或成为市场更关注的内容,高评级转债的胜率或提升。从历史来看,2020年以来,每年4月高评级转债相对低评级转债的胜率是100%。我们在2月20日报告《转债高估值或将持续》中提到,全A24年业绩快报中业绩续亏标的数量为近5年以来新高, 2025年以来公布的评级关注公告为近五年以来同期数量最多。结合前期春躁下转债估值+正股估值均已处于不低水平,今年年报季风格切换概率或不弱。我们建议后市更多关注高评级+基本面稳健标的。

从量化角度看,我们持续建议关注低vega因子的超额机会。截至2025年3月21日,低vega因子收益率4.4%,相对中证转债指数超额0.5pct左右,小额低vega因子收益率5.5%,相对中证转债指数超额1.7pct左右。关注估值高位承压环境下低vega因子的持续超额表现。

报告核心图表(点击可查看大图,完整图表详见正文)

风险提示:历史统计规律失效风险;宏观经济变化超预期风险;超预期信用事件风险。

]article_adlist-->

报告目录

01

可转债市场点评

转债估值破位,隐波下行+长债利率上行为主要原因。截至2025年3月21日,转债市场百元溢价率跌破24%至23.62%,为春节后首次。从转债估值拆分来看,相比本轮转债估值高点2月25日,隐含波动率中位数从31.46%下降至27.74%,对百元溢价率的压制在1.8pct左右;转债债底受长端利率下行影响从105.02元下跌至104.72元,对百元溢价率压制在0.3pct左右。

横向来看,偏股转债估值下行幅度高于偏债转债。截至2025年3月21日,转债市场偏股转债转股溢价率中位数4.64%,较2025年高点下跌超6pct;相比之下偏债转债纯债溢价率中位数7.17%,较春节以来高点跌1.91pct。除了权益市场预期调整外,强赎预期提升也是推动偏股转债估值下行的主要因素。2025年3月19日负转股溢价率转债达到25只,至3月21日共有14只转债处于强赎状态,均为2025年以来最高水平。

临近年报期,质量或成为市场更关注的内容,高评级转债的胜率或提升。从历史来看,2020年以来,每年4月高评级转债相对低评级转债的胜率均是100%。我们在2月20日报告《转债高估值或将持续》中提到,全A24年业绩快报中业绩续亏标的数量为近5年以来新高, 2025年以来公布的评级关注公告为近五年以来同期数量最多。结合前期春躁下转债估值+正股估值均已处于不低水平,今年年报季风格切换概率或不弱。我们建议后市更多关注高评级+基本面稳健标的。

从量化角度看,我们持续建议关注低vega因子的超额机会。截至2025年3月21日,低vega因子收益率4.4%,相对中证转债指数超额0.5pct左右,小额低vega因子收益率5.5%,相对中证转债指数超额1.7pct左右。关注估值高位承压环境下低vega因子的持续超额表现。

02

市场一周走势

截至周五收盘,上证指数收于3364.83点,一周下跌1.60%;中证转债收于430.48点,一周下跌1.37%。从股市行业表现情况看,多数行业下跌,涨幅前三行业为建材(1.38%)、家电(1.18%)和石油石化(1.05%),跌幅前三行业为计算机(-5.61%)、传媒(-4.64%)和电子(-4.22%)。

本周无新增转债上市。两市合计58只转债上涨,占比12%,涨跌幅居前五的为永安转债(47.05%)、智尚转债(30.80%)、惠城转债(22.01%)、恒辉转债(17.22%)、远信转债(10.36%),涨跌幅居后五的为东时转债(-23.59%)、科数转债(-16.78%)、信测转债(-14.74%)、亿田转债(-13.40%)、雪榕转债(-13.36%);从相对估值的角度来看,219只转债转股溢价率抬升,占比45%,估值变动居前五的为英科转债(97.10%)、天奈转债(28.88%)、瑞科转债(25.07%)、共同转债(17.58%)、芳源转债(17.11%),估值变动居后五的为东时转债(-150.14%)、福22转债(-147.68%)、天创转债(-49.55%)、天能转债(-42.00%)、锦鸡转债(-30.94%)。

03

重要股东转债减持情况

上周发布转债减持公告的公司:翔鹭、奥锐、伟隆。

04

转债发行进展

一级市场审批节奏加快:路维光电(6.15亿元,下同)过发审委。中国广核(49.00)、鼎龙股份(9.10)证监会同意注册。亿纬转债(50.00)、正帆转债(10.41)、志邦转债(6.70)发行

05

私募EB项目更新

本周无私募EB项目进度更新。

06

风格&策略:高评级偏债风格延续

以下策略我们均采用月末调仓的方式进行回测,并剔除A-以下评级,已经公告强赎标的。

本周转债市场偏债高评级风格延续。截至本周最后一个交易日,高评级转债相对低评级转债超额收益0.57%,大额转债相对小额转债超额收益-0.06%,偏股转债相对偏债转债超额收益-1.72%。

07

一周转债估值表现:转债估值小幅下跌

本周转债市场百元溢价率小幅下跌。截至本周最后一个交易日,转债市场百元溢价率收于23.62%,较前周下跌0.77%,处于近半年以来63%历史分位,近一年以来60.1%历史分位。同期全口径转债转股溢价率中位数下降0.49pct至26.15%,市值加权转股溢价率(剔除银行)下降1.27pct至46.23%。

偏股转债方面,偏股转债转股溢价率中位数收于6%,较前周最后一个交易日下跌0.68pct,处于近半年以来45.3%历史分位。偏债转债方面,偏债转债纯债溢价率中位数收7.17%,较前周下降1.51pct,处于近半年以来76.4%历史分位。

极端定价方面,截至本周最后一个交易日,转债市场跌破面值转债个数7只,跌破债底转债个数11只,YTM大于3转债个数20只,其数量分别处于2016年以来27.8%、62.3%、31.8%历史分位。

YTM方面,银行转债YTM中位数-1.93%,低于3年企业债AAA到期收益率3.96pct;AA-至AA+偏债转债YTM中位数0.64%,低于3年企业债AA到期收益率1.7pct。

调整百元溢价率下跌。剔除债性、剩余期限等因素影响的调整百元溢价率水平10.3%,处于近半年以来的62.6%历史分位,2018年以来33.7%历史分位,仅考虑债底的调整百元溢价率处于近半年以来62.6%历史分位,2018年以来8.7%历史分位。

风险提示

1、历史统计规律失效风险:由于数据收集的局限性、统计方法的差异、信息披露的不完整性或更新延迟,可能导致部分分析结果存在偏差,进而导致历史统计规律失效。

2、宏观经济变化超预期风险:宏观经济环境和财政政策是影响资本市场的关键因素。如果宏观环境出现超预期的变化,如经济增长放缓、通货膨胀率波动或外部经济冲击等,可能会对转债市场表现形成冲击。

3、超预期信用事件风险:转债具有信用债属性,若转债发行人出现信用舆情事件,可能会对转债市场形成冲击。

END

]article_adlist-->

证券研究报告:《转债估值破位,关注高评级转债胜率》

对外发布时间:2025年3月23日

报告发布机构:财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获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分析师:

孙彬彬 SAC 执业证书编号:S0160525020001

隋修平 SAC 执业证书编号:S0160525020003

]article_adlist-->

评级说明及声明

Ø  分析师承诺

作者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并注册为证券分析师,具备专业胜任能力,保证报告所采用的数据均来自合规渠道,分析逻辑基于作者的职业理解。本报告清晰地反映了作者的研究观点,力求独立、客观和公正,结论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或影响,作者也不会因本报告中的具体推荐意见或观点而直接或间接收到任何形式的补偿。

]article_adlist-->

Ø  资质声明

财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具备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article_adlist-->

Ø  公司评级

以报告发布日后6个月内,证券相对于市场基准指数的涨跌幅为标准:

买入: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大于 10%;

增持: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在 5%~10%之间;

中性: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在-5%~5%之间;

减持: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小于-5%;

无评级:由于我们无法获取必要的资料,或者公司面临无法预见结果的重大不确定性事件,或者其他原因,致使我们无法给出明确的投资评级。

A股市场代表性指数以沪深300指数为基准;中国香港市场代表性指数以恒生指数为基准;美国市场代表性指数以标普500指数为基准。

]article_adlist-->

Ø  行业评级

以报告发布日后6个月内,行业相对于市场基准指数的涨跌幅为标准:

看好:相对表现优于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

中性:相对表现与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持平;

看淡:相对表现弱于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

A股市场代表性指数以沪深300指数为基准;中国香港市场代表性指数以恒生指数为基准;美国市场代表性指数以标普500指数为基准。

]article_adlist-->

Ø  免责声明

本报告仅供财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本公司的当然客户。

本报告的信息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本公司不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本报告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及推测只提供给客户作参考之用,并非作为或被视为出售或购买证券或其他投资标的邀请或向他人作出邀请。

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价格、价值及投资收入可能会波动。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

本公司通过信息隔离墙对可能存在利益冲突的业务部门或关联机构之间的信息流动进行控制。因此,客户应注意,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本公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或期权并进行证券或期权交易,也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者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或者金融产品等相关服务。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本公司的员工可能担任本报告所提到的公司的董事。

本报告中所指的投资及服务可能不适合个别客户,不构成客户私人咨询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报告仅作为客户作出投资决策和公司投资顾问为客户提供投资建议的参考。客户应当独立作出投资决策,而基于本报告作出任何投资决定或就本报告要求任何解释前应咨询所在证券机构投资顾问和服务人员的意见;

本报告的版权归本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发表或引用,或再次分发给任何其他人,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其他方式使用。

]article_adlist-->

Ø  法律声明:

本文节选自财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财通证券”)已公开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内容,请具体参见财通证券发布的完整版报告。本微信号推送的内容仅面向财通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若您并非该类客户,请勿订阅、转载或使用本微信号的信息。本微信号建设受限于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财通证券不会因您订阅本微信号的行为或者收到本微信号推送消息而视为我们的当然客户。

本微信号旨在及时分享研究成果,并不是我们的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所载资料与我们正式发布的报告相较存在延时转发的情况,并可能因报告发布日之后的情势变化而不再准确或失效,且本微信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的义务,后续更新信息请以财通证券研究所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

在任何情况下本微信号所推送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单纯依靠所接收我们推送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必须充分了解各类投资风险,自主作出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为避免投资者不当使用所载资料,提示关注以下事项:(1)本微信号所载资料涉及的盈利预测、投资评级、目标价等,均是基于特定的假设条件、特定的评级标准、相对的市场基准指数而得出的中长期价值判断,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时点的判断。(2)本微信号所载资料涉及的数据或信息均来源皆被财通证券认为可靠,但财通证券不对前述数据或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报告内容亦仅供参考。(3)不同时期,财通证券可能会依据不同的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资料意见不一致的市场评论或投资观点。

为控制投资风险,投资者应仔细阅读本资料所附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由于上述所列风险提醒事项并未囊括不当使用本资料所涉的全部风险,投资者必要时应寻求专业投资顾问指导。

本微信号版权仅为财通证券股份公司所有,并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投资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转载和发表。

]article_adlist-->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